【空氣質素】環諮會支持政府就空氣質素指標的檢討 當局料新指標可節省逾2.7億醫療費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3/09/04 20:27

最後更新: 2023/09/05 12:08

分享:

分享:

(黃小冰攝)

政府正就空氣質素指標檢討作公眾諮詢【詳情即看:下一頁】,環諮會今(4日)討論有關檢討,會上委員均支持當局的修訂,但建議當局未來再檢討時,不要只考慮現行7個污染物的濃度,而應以污染物對健康構成的風險作為主要指標,以之審視減排及減碳工作是否達標。

最新影片推介︰

環境及生態局首席助理秘書長(空氣質素政策)梁啟明在會議上表示,空氣質素指標不單用來評價空氣質素,環境影響評估及空氣質素管制條例下申請牌照的指定項目,也會以指標作評價,故訂立指標也要考慮對政府程序及項目的影響有多大。他又提到,擬修訂的指標落實後,到2030年,相較2019年因空氣問題須緊急入院的個案將減少2,302個,因之早逝者也會減3,148個,市民需求到診所求診的次數會減少92.7萬次,預計可以節省逾4300萬住院費和2.3億診所就診費。

會上委員均支持政府當局的修訂,有委員提到,政府現時檢討空氣質素指標是考慮7個污染物,該7個污染物過去確實構成主要的健康風險,但實際在現今環境,如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所引起的致癌率已較懸浮微粒(PM)高,建議當局檢討空氣質素時除考慮該些污染物外,也要注重整體污染物對健康構成的風險,以整體健康風險決定減排或減碳是否達標,否則市民或會因看見部分污染物濃度減少而掉以輕心,認為空氣污染物已經很低並減少關注。

梁啟明回應稱,這是政府將來檢討的方向,指隨空氣質素改善,很多污染物的濃度數字均減少,較難用之表達相關健康風險,會研究出新綜合指標更好反映對市民健康的影響。

環諮會主席查逸超會後見記者時也總結,委員支持政府的相關工作,但建議政府應加強宣傳空氣質素和健康的關係,強調不同空氣物會對健康的風險,同時應教育市民有關改善室內空氣質素的知識,如處理甲醛的方式等,另亦建議當局未來嘗試用污染物對人類健康構成的風險,作為制定空氣政策的指標。

是次環諮會會議亦有討論《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》(BSAP),漁護署高級自然護理主任(生物多樣性)莫小欣表示,署方正初步構思BSAP下一階段的工作,會接觸有關行動單位,包括政府部門,爭取共識及探討合作機會,同時因應香港實際情況起草框架及行動大綱,並諮詢相關團體,預計可在2025年完成起草。

查逸超會後指,委員支持政府在生物多樣性的工作,但建議政府加快制定下一階段的BSAP,同時建議加大海洋保護區的比例及範圍,並設立漁業資源保護區,進一步加強對海洋生態保護;和為建立濕地保育公園設立基金,支援相關管理工作,以及在大型發展項目加入保護生態環境的指引。委員有認為當局,應加強宣傳和公眾教育,包括建立自然博物館,向公眾展示香港生物多樣性現況,和量化政府在上述計畫去的的成果和成效,讓市民能更容易理解相關議題。

HKET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hket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
記者:黃小冰